種豬的精細飼養與護理是提高種豬生產力的關鍵和保證,通過精細飼養與護理可提高母豬生產力,增加窩產活仔數和提高母豬的抵抗能力,控制繁殖障礙疾病的發生。
種公豬 日糧組成以精料為主,含消化能12.55兆焦/公斤,粗蛋白質13%~14%,鈣0.8%~1.2%,總磷0.6%,食鹽0.3%~0.6%,賴氨酸0.75%。維生素對種豬睪丸的發育和精液品質有重要作用,尤其是維生素A、維生素D和維生素E。公豬過肥會造成配種能力下降,公豬過瘦精液品質差,會造成母豬受胎率低,所以應適時調整種豬的飼料配方。單圈飼養,每頭種豬6~7.5平方米,安置在場內安靜、向陽和遠離母豬豬舍的地方。經常清掃豬舍和刷拭豬體,保持圈體和豬體衛生。定期檢查精液品質,隨時調整飼料營養水平和配種頻率,延長其種用年限和充分發揮繁殖能力。
空懷母豬 母豬經過產仔和泌乳,體重一般要減輕20%~30%,配種前精細飼養就是要恢復母豬膘情和體力,以達到種用體況。另應根據豬的品種和預產期適當調整日糧,靈活掌握,精細飼喂,以滿足母豬對營養的需求。
懷孕母豬 一般懷孕前期保持低水平的營養飼料,每頭每天投喂混合料1.8公斤,后期增加飼料投喂量,日投喂2.8~3.0公斤。冬季在此基礎上可增加投喂10%~15%的飼料,夏季降低10%的飼料投喂量,以保持母豬中上等體況。母豬配種前1周,控制飼料投喂量,防治胚胎著床失敗和死亡,影響產仔數。母豬懷孕過程中保持環境相對安靜,可降低胚胎早期死亡。加強母豬的飼養管理,進行適當合理運動,增強母豬體質,臨產前停止運動,防止機械流產。
臨產期母豬 母豬懷孕期滿110天后,可適當投喂一些哺乳期的飼料,并在日糧中增加麥麩比例,每天每頭投喂1.5~2公斤。但在母豬產前2~3天,尤其是產仔當天減少飼料投喂量,可減少乳房炎的發生和糞尿污染產床。在母豬分娩結束后,肌肉注射催產素20~40單位,促進胎衣和子宮內容物的排出,加快子宮恢復,促進泌乳。
哺乳母豬 母豬在產仔當天10小時內不要投喂飼料,只供給充足的飲水,冬季飲溫水。仔豬出生2~5天內盡早哺足初乳,并保持乳房清潔衛生。母豬產后2~5天,日投喂量每頭1.5~2.5公斤,6天后根據母豬帶仔豬數采用哺乳期的飼養標準,產后10天起逐漸增加飼料投